͡° ͜ʖ ͡°兼问:思维方式

三分观点:观察分析、理解、呈现

这是一篇务虚的,因为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导致了应对方式、处理方法、结果的灵活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避本篇成为名词的堆彻,华而不实,将尽量用普实的语言来说明。(下面内容大部分摘自虚舟老师《在思考问题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有深度?》)

1. 认识现实、理解现实
  信息时代,资讯发达,社会发展多元化,个人时间碎片化,这是很明显的三个趋势,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资讯大爆炸带来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接触更多,受限的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思考, 你在思考这个动作上花了多少时间,很关键。但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说明一个问题,大部分人喜欢用忙来掩盖真正的思考。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时间是有密度的,人的成长不是按照物理的年龄,而是自己的思维年龄,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实际意义是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为空言百岁。
  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2. 学习、应对
  人的成长,是由一系列的经历带来的一系列的领悟构成。成长的效率取决于我们是否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因此,我们需要积累自己的思维时间,最大化思维时间。
  "学习"这个概念,我们一般理解可能就是读书、写字、听课,但是当你思考得久了,你慢慢会发现,学习的本质是社交,你慢慢会发现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学习,做事是最好的学习,教是更好的学习,这就代表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了。
  当我们看到时间长了,思考得多了,体验的多了,讨论的多了,琢磨多了,体会多了,就会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入的看法,就会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水面扎到水底。这个过程的表现,就是你看很多东西会越来越具体。我们一般想事情容易零碎化,东一点西一点,没有一个逻辑性可言,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有条理、更有建设性呢?
  其实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模型去思考。所谓的模型思考,也就是借助一个模型、一个框架、一个结构去思考。
  任何的学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各类模型,比如营销的4P理论、麦肯锡的7S、戴明的PDCA(戴明环),都是一种模型。史蒂芬科维的7个习惯也是一个模型,U型理论也是一个模型,教练的GROW是一种模型,黄金圈思维也是一个模型……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可以将我们的想法归纳、整理成一个模型、一个框架、一个结构。其实,模型并不是专家的特权,你也完全可以。
  大脑更喜欢可视化的东西,大脑的逻辑一定是结构化的,当你用结构化的东西跟大脑沟通时,它更容易操作和执行。我们可以经常画各种模型,三角形、圆形、流程图等等,都可以,只要能够有助于你梳理自己的思考,都可以拿来使用。你不一定要追求模型的100%的准确性,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假设的世界,哪怕如伟人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都是具有特定的适用性,也都是一种假设。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科学理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证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史。
  因此,对于模型思考来说,模型只是我们借助来进行深入思考的工具,不用追求模型的完整性和100%的准确度,我们也不是搞科学研究的。

3. 归纳、呈现
  学习之后的东西,要经过自己的吸收消化理解,才印象深刻。查理芒格深度思考需要你戴上一把新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重新认识”。
  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业都是由诸多概念组成的,一般这些概念有上百个到上千个,我们只要搞清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我们就可以进入这个领域,甚至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所以,对于深度思考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打磨概念。但我们大部分人对于某个概念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粗浅甚至错误的水平上,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个概念。 比如“知识”这个概念,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不是就是放在书本上、媒介上的那些文字?如果我们好好思考这个概念,你就会知道,知识实际上是一类信息,一类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类现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出决策,并且在将来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指导作用的信息。 简单讲,那些能用得上的信息才叫知识;也就是说,如果知识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价值,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决策,这就不叫知识,那些在你学习之后,让你的行为或者认知发生了改变的信息才叫知识。 因此,对于“知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通过“重新认识”得以进一步厘清。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在固有的环境和认知跑道上呆的时间久了,需要我们有更多的“重新认识”,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就推崇一种“多元思维模型”,他说至少要收集上百种关乎各个学科的模型,就可以拥有一种“普世智慧”,这些模型能够提供一种背景或者框架,让我们具有看清生活本质的非凡洞察力。
  如何提高深度思考能力呢?最终你还要亲自动手,刻意练习。
  有一个很简单的武器,如果长期使用,一定可以提升你的深度思考能力,这个武器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写。 写下来和你只是在头脑里想一想,是两码事、两码事、两码事! 有时在大脑里的思考容易停留于碎片化,或者局限于某个点,借助文字,你可以一层一层的去深挖,挖出更多的东西,更具有逻辑性和体系化,能够兼顾更宏大的思考局面。
  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 输入有时候都会很容易,比如看本书,翻来翻去,想看哪里看哪里,躺着看也行,坐着看也行,但是一旦要输出,要把你看到的输出出来,就未必那么容易了。你需要收摄身心,按耐住自己躁动的神经,制心一处,甚至要把自己关在书房,或者最起码也要找一个星巴克,然后打开电脑,戴上耳机,一点一点的去写,让之前所有的积累一点一点的输出出来。 输出,写出来,才是对一个人更大的锻炼。 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你开始生产属于自己的知识,生产属于自己的大道理、学问和智慧,你从一个知识消费者变成了一个知识生产者。
  原来有大量的壁垒,比如血统、出身、城市、学历、官职、社会地位、各种各样的圈子,但这个时代越来越只剩下一个壁垒,就是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表面上是车子、房子、面子、里子、女子、子女的差别。
  其实核心是能力、资源、背景、圈子、人脉之间的差别。
  但本质上是认知、思维、洞察本质规律快慢之间的差别。
  无论做任何事情,靠谱最重要!与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
  深度思考能力是长期专精于某个领域,持续做事,不断刻意练习,一边行动一边思考,逐步提升的。

扩展话题: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术语。专业性的词汇,理解上来说总是有点晦涩,平白的说不是很接地气。在逐渐的整理过程中,我多多少少有了些心得,术语:有应用场景的名词解释。用场景代入去理解术语,贴进实际,生活化。到后面就整理一些方法论的东西,这个也比较有意思,同时也是一大堆名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时会比较羡慕别人侃侃而谈,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这其中就是方法论的应用了。开玩笑地说:不是别人比你聪明,是别人比你套路足。而这些套路都可归结为我们中学数学中所讲的:归纳、演绎。所以基础知识不能忘,实用主义的观点就是:常用的要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