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ʖ ͡°兼问:进化心理学

--CHENLONG 2019年6月8日 下午整理

三分观点:数、术、道

心理是指: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来源百度百科)

心理学的流派非常多,同样这里不扩展具体心理学派的理论与研究。《进化心理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对我分析、理解各种现象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花了一个星期略读,粗整,再花一个星期精读,细整,从三个方面去说:
  数:从后面36页的参考文献,感受到作者的专业精神和学术态度,其中举的例子也是颇费思量。用简单的话说,因为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导致了灵活性,反应在数学上,大概可以用基数,概率,正态分布来说明。
  术:进化心理学不是一种具体的理论,而是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法。里面提的很多术层面的是核心参考。比如研究策略分两种:理论驱动自上而下,观察驱动自下而上,感兴趣的自己去收割。
  道:本书确实想整合所有观点,将人文现象用自然科学的视角去解读,衔接了两者之间的鸿沟,根据自然进化论提出了适应器这个观点。在看的过程中,我对进化论有了不同理解,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多少有点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味道,或者说存在即合理。因为时间跨度长,不好追究每一步的正确性。
  简而言之,进化论是讲一种趋势,你是否有足够的套路去弄清它,适应它,然后生存下去。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愣了半天,我想如果你初次看到这句话,并且足够走心,多半也会被震撼到。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放弃了自我欺骗,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任何寻找借口的可能。 所以,经济学上解释不通的事情,就这样在心理学上找到了突破口。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进化史上绝对长的时间内,人类都没有被赋予过多深度思考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光是应激反应就足以解决掉过去95%以上的问题了。但是让基因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类的进化速度竟然是如此之快!

让我们从远古穿越到现在,那么目力所及,现在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变化,急剧的变化,非常急剧的变化!事实上,变化早已经成为了我们彼此心知肚明的共识,这种越来越快的变化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信息的指数级发展, 从信息的承载方式上亦可见一斑——从甲骨、竹简、羊皮卷、印刷纸,一直到理论上无限大的虚拟存储空间。对于这种信息疯狂蔓延所引发的知识洪荒,每个人可怜的认知能力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认知能力取代了知识信息储备成为了更为稀缺的资源,构建起人与人之间新的壁垒。 如果此时还顺从顽固不化的基因,继续思维懒惰下去,避免反人性的深度思考,会导致什么结果?我想结果大概也很容易预测——我们将无法享受到知识增长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至多维持目前水平的生活质量,甚至被淹死在信息的洪荒之中,焦虑无助、不知所措。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想得到与过去不同的结果,就必须做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事情,而这些不一样首先要体现在认知层面。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对此有过精妙描述。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反应快速,但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处理方式——面对于变化缓慢的环境,基因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方面,它做出了一个大概率靠谱的决定来应对环境的缓慢变化;另一方面,懒惰地走捷径也让基因节约了能量,这对于远古时期食物获取成本极高的人类而言意义非凡。 所以,当我们谈到为什么人会“思维懒惰”、或者为什么不习惯于“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通过向基因施压,让其减少对于“条件反射”这种救命神器的能量分配,转而向“深度思考”这种奢侈品倾斜。这对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基因而言,无异于降低基因携带者的生存概率。 简单来概括,深度思考在基因层面是反人性的。

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而是为求存。见多识广的人,永远比见识有限的人有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经验,更强的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扩展话题:
  另外,咬文嚼字的说,进化这个词,似乎暗示了生命有一个不断完美的趋势。因为很多生物体并没有完全的指向“完美”,因为基因的复制过程中一定会出错,而这些错误是随机的,不可能保证生命往更完美的方向前进,更何况后天生存环境存在太多可变因素。你可以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就还有“不适者”存在,但是讲成“分化论”,又好像有抬扛、挑起矛盾的意味,不利于人类团结,和平共处。

  我觉得用中性一点的词:演化,更容易贴近事实。演化论是目前所有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中,证据最充分的一种了。但是演化论目前还只是一个假说,还有环节缺失证据,但是那也有待于更多证据被发现。实际上,演化论从来不认为生命的演变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它只是试图说明自然选择的压力会让生物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一定是“进化”。如果把进化论翻译成“演化论”,也许更能够符合这个理论的本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初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也许比“进化论”更为严谨。演化论从来不认为生命的演变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也不认为生命一定会越来越完美,它坦诚地承认生命复制过程中会有完全随机的误差。只不过有些误差比较幸运,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这些幸运儿能够扩大繁殖,从而出现新的物种。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机制。(选自知乎嘉宸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