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ʖ ͡°导言>时空情:三分一生

--CHENLONG 2019年5月31日 清晨6点整理

这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取名《三分一生》,主要有下列意思:
  1. 已经三十而立了,大致走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旅程了,时不待我呀;
  2. 建立了三分合一的看问题思维方式,比如天地人,时空情,才材财等等

我觉得我本质上是非常理性的人,但如果刻薄一点,可能带些虚懦,希望体验疯狂带来的刺激,但又害怕疯狂带来的风险。人还是有动物性的,欲望,感性,幻想,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但我始终相信:人类有理性,因而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这是自由的真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岁月流逝,我明白了:一直在行走,一直在思考,是源于对时间的焦虑,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对时间的感慨,大概会时不时穿插于我们的人生中。在这里不试图分析时间是什么,有时我们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试图用时间解释时间!和什么作对,都不要和时间作对,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曾经看到过一句很有触动的话:无论你做与不做,你都在失去你的时间与生命。“与失去的时间相比,所有的失去都像是一种给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已经不是在奔三的路上,它就这么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年青时代的结束,从此要担当更多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中国传统上对这个阶段很是看重,对于这个时刻的到来,我也有很多的思考:而立,立什么,以什么立?既然是三,那就以三立为题:一是成立家庭(责任),二是确立人生目标(方向),三是建立人生信仰(使命)。 虽然没有“在该做什么事情的年龄就做什么事”,而是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值得庆幸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最直观的量化是三观的确立:
  1.价值观(看问题的方式):多元化的社会,提供更多的选项或选择,而不是强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imeline, 按自己的时间线过。
  2.人生观(做事的方式):闲暇之时且来清坐,善持世事便是修行。(福州东林寺一副对联,稍微调整)
  3.世界观(相处的方式):善只有建立在真的基础上才是美的。【另一解读:科学精神(真)、哲学精神(善)、艺术精神(美)】
  最让我释怀的是我理解了多元化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很多人、事、物,就不用过于纠结,纠缠。(场面话就是与世界和解了)

但是真正让我重新思考的是深刻认识了西方思维模式是二元对立的,这么描述似乎有贬低之意,但其实是一种求真的过程,简单点说就是崇尚科学精神,具体表现在: 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精准、严谨、量化、标准化。在定量的基础上,再来讨论定性的问题。求真的态度是相当赞。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三分统一,最有代表性的是道家:道生一(太极);一生二(阴阳);二生三(天地人);三生万物(万事万物)。儒家:中庸(刚刚好,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不深入,总觉得玄幻,很有道理,但是这么近,那么远,白话一点:在打酱油和当和事佬之间徘徊。

如果能将中西方两者思维方式结合,面对问题一个个量化之后,再统一起来分析,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高度(这看起来也很玄幻)。直白点说:在求真的基础上求善和美。

太史公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诚如斯言哉。这只是基于我个人理解与整理的对一些社会现象观察的思维方式,形成与构建的是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架构,每个话题挑个角度去说明,浅尝辄止,因为每个话题扩展开来,可以举的例子太多,所以如果不理解,看起来会比较空洞,类似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