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ʖ ͡°兼问:家与远方

三分观点:生活、远方、自由

家,是每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

如前所言,首先怎么去定义家的概念?我一直对家谱感兴趣,专门去研究了自己的家族史,从陈姓得姓始祖一直追踪到自己,有一段历史比较模糊,数据的真实性也难于考究了。古代人基本是固定在一个小范围的,大概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吧,所以重视家庭,家族,四世同居,五世同堂,对比来说像固体,安土重迁。现在是什么概念了?地球村!人活的是一个气体,你有翅膀,可以飞翔。家的概念也渐渐淡了,可能会慢慢局限于三口,四口之家;接地气的描述下家的氛围:有房有车袋里有钱,老婆孩子热坑头!

我一直都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多体验生活,或者多经历生活,对我影响比较深的是2007年的时候看过香港杂志陶杰的一句话: 一个国家的地理是焠炼一个人心性的熔炉。(正确的说应该是:一个人的地理是焠炼他心性的熔炉,如果眼里只有一亩三分地,一般来说心性是宽阔不到哪里去)所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总会有离开家去追逐诗和远方的时候,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情绪,让心灵去旅行。

每一代人,都有其宿命的代价(其实也好理解,时空局限性嘛)。我非常喜欢美国诗人佛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因为它曾陪伴和鼓励我走过了高考之后的低潮期。每一条路都是自己选的,难的是我们无法预期道路的方向,所以选择是痛苦的,决定需要勇气。在经历许久许久的茫然和徘徊,某天在海边吹风,突然感悟到:原来自己每天经过的只是生活,而不是风景。家和远方都可以成为我想要的风景,为什么会纠结于它原来的面貌?这并不是冲突的两面,为什么我会将它们对立起来?

孩童时为什么大多数觉得幸福快乐?因为一丝的甜会填满心灵。长大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物欲横流,各种各样的对比,心灵无处安放。 focus, 焦点分散了。 焦虑的根源:互联网加持的社会发展,所有现象都被放大镜照射,对比悄无声息且无时无刻的注入,想稳定又不安于现状,追求收益又受不了市场波动。

我欣赏高晓松说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诗是心灵的自由,远方是自由的权利。

扩展话题:
  对于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非常深刻的感悟。而这其中就包括有更多对父母的感情,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变老。龙应台曾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衰老不可避免,正如成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多的陪伴。我想如果最后能和父母说:你们这辈子对得起我,我也对得起你们。应该也是莫大的欣慰了。 我们的共识是儿不嫌母丑,而不是有奶就是娘!其实最简单的从骂人就能看出来,外国人是直接攻击本人,放到中国都是问候你长辈,因为中国人潜意识长辈高于自己,所以问候长辈比问候他本人宫容易激怒对方。